西方经济学为什么失败了?

作者: 黄松明

西方经济学是要和天文学、物理学看齐的,以为找到了永恒不变的经济学规律。 
但永远不会有这样的经济学规律。因为天文学的研究对象是太阳系的行星规律,或其他的天文现象。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电磁场或电磁波这样的物理现象,它们是不变的自然现象,由我们通过观测或实验找出其自然规律就完事了。 
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这几十年来的变化非常大。以西方银行来说,几十年前的银行是收集小存户的存款,然后贷款给工商企业发展业务,赚取利息差。而经过三十年的金融扩张,西方大银行在2008年的金融坍塌之前,个个都是财雄势大,他们对小小的赚取利息差根本就没有兴趣,他们做的是“创新金融投资产品”,和有钱的客户进行对赌,炒外汇,替在股票市场上市的公司包销股票等等。 
2008年金融坍塌之后,政府资助西方大银行,并希望他们能够贷款给工商企业,但受资助的银行大主管毫不犹疑拿政府的钱替自己发花红,认为是应该的,因为自己做了神一样的工作。但贷款给工商企业就没有兴趣了。 
而研究者,即经济学教授本身,也卷入了追求利益的经济活动中,即他们不是中立的研究者,还能够解决经济问题,尤其是现在最迫切的失业问题吗? 

大家都关心失业问题,但经济学教授们毫无头绪 

美国总统大选的辩论主题是就业问题,而过去几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根本不敢涉及这个关键问题,整个西方经济学界在一筹莫展之下,只好进入诸如“匹配”、“最优”的“经济学洞窟”中,享受美妙的幻境。出来以后,还会得到诺贝尔经济学奖,名声加巨额奖金,更加美妙了。
我就从美国的电脑产业的发展谈谈为什么就业减少。从七十年代开始美国有一批青年抓住“微处理器”这个新兴的集成电路晶片,发展出微电脑的硬件和软件产业。后来情况越来越热,很多小公司冒了出来。 
1977年乔布斯推出苹果II型一炮而红,盖茨在哈佛大学读法律系期间,有传闻是使用了大学的电脑开发他的BASIC解释器,大学当局发现了被逼退学。后来就和从小的好朋友阿伦成立微软公司,最初是以打散工的形式接单,替美国和日本的电脑硬件公司编写BASIC解释器。 
1981年IBM公司推出IBM PC微电脑以后情况变得十分热闹了。而美国的金融也开始看上了,1980年苹果公司在股票市场上市,1986年微软公司上市,1996年雅虎公司上市,2004年谷歌公司上市等等。这些都是最著名的公司,其他还有很多。 
发展到后来,金融成为主要的力量,上述公司都成为垄断大公司,而公司主管关心的是股票价格的上升多于新产品的开发。 
而由于有新概念的小公司已经难于生存了,这些垄断大公司无法从这些小公司吸取新概念,他们的产品也就没有创新了。 
总之是金融成为主宰力量了,现在的情况是他们对利润小一点的事业都没有兴趣,蝇头小利是连看都不看了,不知道埋没了多少投资机会。 
本来一个非常热闹的电脑事业,投资机会层出不穷,无数小公司出现和倒闭,这个过程本身就创造了很多工作机会。现在都没有了,当然失业现象变得越来越严重了。 
西方经济学的教授们有没有关心这些问题呢?他们也是金融扩张的得益者,充足的学术教育经费使他们成为“研究型教授”,不用负担教学任务,以研究和讨论学术为名,这里飞那里飞游山玩水。而实际上如果把他们撤下来,可以用来负担很多小助教的费用,不但增加工作机会,可能还会对学术有所创新。 

 

一个人类无法回避的最简单问题:
科技进步和规模化生产,甚至还有机器人的使用, 
将来生产需要的人越来越少。 
大规模的失业将会是必然现象而且越来越严重。 
资本主义永远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如今西方的经济危机看似似乎是金融危机的结果, 
但失业率的高居不下的根本原因还是技术对劳动力需求的减少。 
西方失业率的高居不下将成为常态并且将随时间推进越来越恶化, 
因此资本主义必然是死路一条,只是死多快的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