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中共敌后根据地的第一位美国军官

缪平均 

    在中国共产党敌后根据 地,有一位美国军官在中国全面抗战初期,曾两次巡游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延安和华北敌后,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贺龙、刘伯承、邓小平及其他 八路军将领多次交谈,在八路军从敌人手里夺回的地区里,纵横走访了好几个月,足迹遍布中国北方五个省份,行程五千余公里,成为访问中国共产党敌后根据地和 军队的第一位美国军官。他就是中国人民的朋友,美国海军陆战队上尉、美国驻华使馆海军参赞卡尔逊。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对卡尔逊说:“我想请你在中国期间为我做点事”
    埃 文斯•卡尔逊1896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州的西德尼。1912年进入美国海军陆战队服役,并很快晋升为中尉。卡尔逊曾经三次来华。1927年2月,卡尔逊第 一次来到中国,次年6月担任驻上海的美军陆战队第四团情报官员之后,应约为在上海的《密勒氏评论报》撰写有关中国及远东局势的评论。在这家报社的工作人员 中,有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从斯诺口中,卡尔逊第一次得知,在中国内地有一支强悍的军队,正与蒋介石的军队作战,这支军队的名字叫“红军”。卡尔逊由此 产生了更多地了解中国的强烈愿望。1933年卡尔逊第二次来华,在北平美国公使馆卫队中从事情报工作。在这里,他学习了两年中文。1935年春,卡尔逊奉 调回到美国,担任罗斯福总统的警卫。到1937年春,他第三次被派往中国时,已和罗斯福总统成了好朋友。临行前,总统接见了他:“埃文斯,听说你又要去中 国了。我想请你在中国期间为我做点事。我要你经常给我写信,直接寄至白宫,告诉我你干得怎么样,以及那里发生了什么事情。我想听听你对这些事情的看法。” 卡尔逊对总统的信任十分感激,他向罗斯福总统保证:“我一定做到。”
    1937年8月,卡尔逊乘“麦金利总统号”客轮进入黄浦江时,日本侵 略军正在进攻上海,日本飞机正对这座美丽的城市狂轰滥炸。卡尔逊默默地注视着这一切,他放弃了去北平学习汉语的计划,转而在上海美国总领事馆海军武官处任 职。在这里,他奉命观察了整个上海战役。为了考察中国民众的抗战意识,他冒着炮火采访了一位给前线送饭的中国苦力,“你们为什么要打仗?你的同胞为什么而 死?”这位满头大汗的苦力,毫不犹豫地答道:“救国。”“那什么是救国呢?”卡尔逊故意问他。“敌人想霸占我们的家园,如果我们一齐努力,就能打败他 们。”当晚,卡尔逊在给家人的信中写道:中国民众的坚韧了不起,他们有着巨大的精神源泉,这样的民众是打不败的。1937年9月的一天,刚刚私访过延安的 埃德加•斯诺来到上海。当时国民党军队在上海一败涂地,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却在北方取得了平型关战役的胜利大捷。作为官方观察员,卡尔逊对发动群众开 展游击战争的共产党军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和斯诺一见面,就谈起了进入八路军控制区的愿望。斯诺肯定地说:“我相信,八路军领导人会欢迎你对他们军队的 考察。”“他们是些什么样的人呢?”卡尔逊问道。埃德加•斯诺的眼睛显出出神的神情:“他们是与众不同的,是一批谦虚、认真的人,说话和行动都很谨慎。他 们尽力征求批评意见,并进行严厉的自我批评,迅速而又精力充沛地处理各种问题,从将军到士兵都是如此。”斯诺向他讲起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贺 龙、邓小平、刘伯承等中共领导人。听着斯诺的介绍,卡尔逊陷入沉思:这些人能够得到这样高的赞扬,必定具有异乎寻常的品质。他决定对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 进行实地考察了解。从此,卡尔逊的使命是观察中国军队的活动,到共产党的抗日游击区属于他的职责范围,上司很快批准了他去内地考察的请求。
    在山西省抗日前线,朱德总司令对卡尔逊说:“你是访问我们军队的第一位外国军官”
    那 时,要想去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根据地,首先必须得到国民党政府的许可。卡尔逊上尉来到了南京国民党政府,直截了当地向蒋介石的外国顾问端纳说出了自己的目 的。经过一番周旋,卡尔逊上尉终于得到了盖有军事委员会大印的军用通行证。随后,他启程前往汉口,在那里拜访了八路军驻汉口的代表董必武。董必武热情地接 待了他,并安排他去西安会见了陕甘宁边区政府领导人林伯渠。1937年12月5日,卡尔逊上尉经过一番曲折的奔波,终于来到了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向负责 人伍云甫说明自己的想法。伍云甫即刻向延安总部作了汇报。两天后,毛泽东回电,欢迎卡尔逊上尉去八路军辖区考察,并派一名军官前来与他联系。卡尔逊上尉闻 讯后非常高兴。12月10日,在八路军派来的向导、翻译和警卫人员的陪同下,卡尔逊上尉离开西安向山西前线进发。5天后,他们就来到了山西洪洞县附近的八 路军总部。朱德总司令亲自到院门口迎接卡尔逊上尉一行。经作家周立波翻译,他们进行了亲切的交谈。“你是访问我们军队的第一位外国军官”,朱德总司令亲切 地说:“我们很高兴接待你,你想看些什么呢?”卡尔逊回答说:“希望与八路军一起生活、行军甚至战斗,了解八路军的游击战术,还想知道一些指导你们士兵行 为的准则等。”朱德总司令爽快地笑着说:“那好,你可以接触我们的战士和干部,向他们提出你想知道的所有问题。”从此以后,卡尔逊上尉用了近半个月的时 间,走遍了整个八路军总部,与朱德总司令、任弼时政委、左权副参谋长等八路军领导人多次交谈,深入八路军各营、连、排、班同普通的士兵、班长们亲切地交 谈,在延安还见到了他的美国同胞、著名作家史沬特莱。他在此期间向朱德总司令、任弼时政委、左权副参谋长等八路军将领及史沬特莱提出各种问题,同时他们也 很圆满地回答了卡尔逊上尉的各种提问。卡尔逊上尉也坦率地介绍了自己的观感。这种开诚布公的谈话使他兴奋,使他鼓舞,他仿佛看到了光明的中国未来。卡尔逊 上尉曾从斯诺那里了解到,朱德总司令在他年已四十之际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向,这使卡尔逊上尉十分感动和敬佩,通过这次与朱德总司令实际接触交谈,卡尔逊上 尉在朱德总司令和他周围的干部士兵身上,真实地发现共产党军队内,人与人之间家庭般的亲密关系和可敬的精神源泉:“友好、自力更生和真正的民主”。他深切 地感到朱德总司令具有三种杰出的品德:罗伯特•李的仁慈;亚伯拉罕•林肯的谦恭;U.S.格兰特的坚强。
    在结束了对八路军总部的访问之 后,卡尔逊上尉又向朱德总司令请求去山西五台山前线视察访问。朱德总司令满足了他的要求,并为他配备了两个班的警卫,还有翻译和勤务兵。圣诞节一过,他们 就出发了,数九隆冬,寒风凛冽,卡尔逊上尉随警卫班、翻译和勤务兵一行人,艰难地跋涉在莽莽山脉之中。他们多次穿过敌人的封锁线,访问了一个又一个八路军 抗日根据地,参观了沿途各类敌后八路军抗日学校,各抗日根据地领导,刘伯承、邓小平、聂荣臻、贺龙、薄一波等,以及当地八路军指战员,民主政府领导人和老 百姓,都热情欢迎卡尔逊上尉,这位来自异乡他国的客人。1938年2月中旬,历经山西各游击区而后又到临汾地区的时候,卡尔逊上尉已经看到中国战胜日本侵 略者的希望,八路军的战略战术和所奉行的政策和策略,都是应予推广的榜样。他深有感受地说道:“对八路军内幕生活的简短调查,揭示了中国抗日战争新的潜 力,依我看,对日本的现代化战争机器的挑战,这里就是答案。”卡尔逊上尉认为:“必须考虑中国问题更加广阔的方向。山西只是这个国家很小的一部分,如果中 国生存下去,似乎很有必要把巳经证明了,是如此有效的抵抗方式,推广到中国的所有地方去。”
    毛泽东主席在延安窑洞握着卡尔逊上尉的手说道:“很高兴能在这里欢迎你”
    从 1937年8月到1938年春,卡尔逊上尉看到中国正面战场的军事行动,也看到了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游击战所取得的胜利。他感到,这两类战争中,后者更符合 中国的实际。为进一步考察人民战争的潜在力量,他决定访问整个敌后游击地区,从内蒙古直到山东沿海,而整个行动则从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总部所在地延安开 始。此后,1938年4月,卡尔逊上尉又一次从汉口来到西安,向国民党陕西省政府主席蒋鼎文介绍了自己的访问计划。“参赞”蒋鼎文听后劝他说:“这样的旅 行将是非常危险的。你为什么要去冒险呢?”卡尔逊上尉思考了一会儿后,坚定地说道:“我对占领区内人民同军队合作的意义印象很深。我认为,这是对中国抗战 一个至关重要的发展,我必须考察一下这种合作的广度……”
    随后,卡尔逊上尉来到了我八路军办事处,见到了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林伯渠对他的计划十分热心,并为他写了给毛泽东和延安其他领导人的介绍信。
    1938 年4月末,卡尔逊上尉以美国观察员身份来到延安,下榻于交际处。在近20天时间里,他拜访了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张闻天、肖劲光等共产党和八路军领导 人,观看了延安军民的军事训练和练兵操作情况,访问了延安一些八路军机关、学校和群众团体组织,并拍摄了自己在延安所见所闻的许多照片。
    1938 年5月5日夜,毛泽东在延安窑洞中会见了卡尔逊上尉,卡尔逊上尉在日记中这样记述道:“我走进屋子,面对着的是一位高大的人。他那狮子似的头,主宰着健壮 的体魄,又长又厚的黑发从中间分开,随便地向后梳着,一双和蔼的眼睛望着我,一副幻想家的容颜。”“欢迎你,”毛泽东热情地握着他的手说:“听说你跟我们 的部队跑了很多地方,我很高兴能在这里欢迎你。”他们对面相坐,一直谈到次日凌晨,内容主要是对当前形势的分析,和对中国未来的预言。
    毛 泽东指出:“中国像一个能盛一加仑的细颈瓶,(一品脱等于八分之一加仑),而日本灌进了半品脱水。日本兵力不足,无法占领整个中国。只要中国人民决心继续 抵抗,日本就无法用政治手段控制中国。”谈到日美关系和欧洲局势时,毛泽东主席说:“日本和美国总有一天会打起来的,英国人决不会因德国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而向希特勒宣战。”此后的形势发展和事实,都证明了毛泽东的预言。毛泽东也向卡尔逊上尉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和战后目标及发展。他最后呼吁国际进步 力量,援助中国抗日战争;希望美国政府制裁日本,而不要向其出售军用物资。通过这次会谈,卡尔逊上尉对毛泽东主席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这是一位谦虚的,和 善的,寂寞的天才,在黑沉沉的夜里,在这里奋斗着,为他的人民寻求和平的公正的生活。”
    1938年5月15日,卡尔逊上尉离开延安,继续 他的第二次华北之行。毛泽东主席委派刘白羽、欧阳山尊、金肇野、林山、汪洋等五位“新中国的青年”陪同他一起行动,并由欧阳山尊任翻译。卡尔逊上尉在此后 的几个月里,先后访问了陕西、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五个省的敌后根据地,拜访了邓小平、刘伯承、徐向前、贺龙等我八路军领导人。到了1938年8月上 旬,卡尔逊上尉返回汉口后,又见到了周恩来、叶剑英、博古、王明和项英等。
    卡尔逊上尉回汉口后向蒋介石大声疾呼:八路军“需要医药、粮食和弹药,他们需要支援”
    卡 尔逊上尉走访了延安、华北等我各敌后根据地之后,对延安,对八路军,对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朱德、贺龙、邓小平、刘伯承、徐向前等有了很深刻的印象。 但就卡尔逊上尉当时的政治观点,他“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连革命家也不是”,但他为人正直善良,“是一个罕见的集理想主义和实际 才干于一身的人。他钦佩约瑟夫•史迪威将军,他和后者一样热心肠,并且同样也是坚强的军人”。对我华北敌后根据地连续两次的深入考察,使他成为第一个证实 了,看来难以相信的事实的外国军事观察家。特别是共产党领导的地方军队的训练方法,自我牺牲精神,以及指挥官的高尚品质和精明能干,更给他留下了难以忘怀 的印象。他怀着无限激情,向罗斯福总统汇报了自己的所见所闻,并在各种场合宣传这个崭新的世界。1938年春,卡尔逊上尉从山西前线回到汉口后,告诉蒋介 石夫人宋美龄:“五台山地区人民的抗战意志,比我在其他地方看到的更为顽强,军民之间的合作也比我在中国别处看到的情况为好。”当蒋介石不悦地问他有什么 根据时,卡尔逊上尉回答说:“我认为那里由于他们完全在日本人包围之下,面临的共同危难,使他们丢弃某些个人的考虑,而团结合作,领导人的自我牺牲精神也 极大地鼓舞了他们。”最后,他盯着默不作声的蒋介石大声疾呼:“委员长,他们需要医药、粮食和弹药,他们需要支援”。1938年8月,卡尔逊上尉结束第二 次华北之行回到汉口时,遇到一批美国记者。他向记者们详细地叙说了他在华北敌后根据地的所见所闻,明确告诉他们:“日本人根本就没有控制住他们声称占领的 全部地区,在那里有着广大的抗日根据地,八路军和抗日根据地人民正与日本侵略军进行艰苦的战斗。这些来自美国著名新闻机构的记者们,为能得到如此重要的消 息而无比兴奋。8月9日,美国芝加哥《每日新闻》以大字标题报道:“美国军官实地察访报道,日本控制华北限于大炮射程。”同日,《纽约时报》发表了专讯: 美国海军陆战队卡尔逊上尉实地考察后称,“中国的日军占领区内有兵工厂、工厂、发行钞票的银行,还有学校”。8月22日,《时代》杂志以两栏版面发表了卡 尔逊上尉的实地察考报道,还刊登了他与朱德的一张合影照片。
    卡尔逊上尉的言行触怒了华盛顿。美国海军部的看法与他的见解截然相反。这时, 卡尔逊上尉直言不讳地指出:日本对美国来说具有危险性,并且抗议美国对日军出售军用物资,这已使华盛顿方面颇为不满;卡尔逊这位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上尉,他 把一支共产党领导的地方军队,当做典范来大力宣扬,尤使他的上司不能容忍。此后,卡尔逊上尉接到美国方面不准再在公开场所发表谈话和个人言论的命令,并且 要他立即回国。面对这种蛮横干预,卡尔逊上尉异常愤慨。他是具有坚强信念的人,为了能够自由地写作和发表言论,他毫不犹豫地决定辞去军职,以摆脱美国外交 和军事官员不能公开发表意见的限制。他义正辞严地表示:“没有理由不让我发言。我说的句句是真话,我还要继续说,这是我的义务!”1938年12月下旬, 卡尔逊上尉回到美国。次年4月30日,美国海军部长以“遗憾和理解的心情”接受了他的辞呈。
    自卡尔逊离开美国海军陆战队之后的几年里,卡 尔逊不断地就他在中国抗日敌后根据地实地考察的个人所见所闻的经历发表演说,向美国各大新闻媒体,报刊撰写文章。1940年,他在美国出版《中国的双星》 一书,真实地记录了他在中国各战场游击区考察的共产党领导八路军与日军作战情况,他为该书所定的副标题是:“一个曾和中国人民一起生活和活动的美国海军陆 战队军官目睹的中国人民为生存而英勇斗争的内幕。”
    卡尔逊的老朋友伊斯雷尔•爱泼斯坦说:“卡尔逊通过斯诺的介绍,在八路军的战斗前线待 了好几个星期。游击队的士气和战术,给了他深刻的印象,他后来运用所学到的这一切,在美国袭击被日本占领的太平洋岛屿的战斗中,成为著名的突击队领导人和 战斗英雄。他的思想受了中国战士和他所钦佩的朋友史沬特莱的影响,在政治上也有了进步,战后成为反对美国插手中国内战的一个重要而有力的人物。”
    1947年,卡尔逊这位中国人民真诚的朋友在美国逝世,享年51岁。卡尔逊在临终前,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总司令、彭德怀代表中国人民联名给他发往美国一封感谢信,感谢他为中国民主而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努力。
    (《环球视野》第356期,摘自2011年2月10日《人民政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