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人體的構造與音聲生理談歌唱發聲的原理 基礎篇

由人體的構造與音聲生理談歌唱發聲的原理 基礎篇

譚慶鼎

目次

  1. 前言
  2. 腦部神經系統
  3. 喉部相關結構與生理
  4. 發聲有關的呼吸系統
  5. 發聲的生理機轉
  6. 結論

一、前言

聲音(sound)泛指人耳可以聽到的音波(頻率從20到20,000 Hz),風聲、水聲、拍打聲、蟲鳴聲、鳥叫聲等等數不盡的音波,都是聲音的一種;而音聲(voice)則是特指人類發聲系統所產生的聲音,可供彼此之間言語溝通或表達情緒。

人類說話或歌唱需要身體內的四大系統一起協調運作才能達成(圖一),第一個系統是腦部神經系統,第二個是呼吸系統,第三個是喉部(larynx),第四個是上聲道(upper vocal tract)。本文將先介紹發聲中較重要的相關結構與生理,再探討上述四大系統間如何運作以產生言語。

二、腦部神經系統

腦部中樞系統是整個發聲過程的指揮官,統合整個工作的進行,決定要用那種語言、說唱些什麼、用什麼樣的情緒表現。而許多神經與我們發聲有關,例如控制喉部運動、調整舌頭的位置、調整共鳴腔、構音,甚至聽覺相關的神經都與發聲時的回饋控制有關。

三、喉部相關結構與生理

  1. 喉部的解剖學

俗稱的喉嚨包括口咽、下咽、與喉部,此處將專門討論喉部。喉部是靠一些肌肉韌帶使其懸吊於頸部的一個可動性的結構(圖二),喉部的支撐架構由多塊軟骨組成,其中最有名的是甲狀軟骨,它因為形狀如盾甲而得名,甲狀軟骨的兩個軟骨板在中線相連,相交上緣凹陷叫甲狀切跡 (thyroid notch),男生的交角為90度,女生則呈120度相交,由正前方觀之,是喉最突出的部份,又名亞當的蘋果(Adam’s apple)。聲帶就位於此軟骨之內。軟骨之間利用各種膜及韌帶相連接,再加上複雜的肌肉與黏膜,構成了複雜且精細的喉部結構。

喉內可分三部分(圖三):上聲門部、聲門部及下聲門部(supraglottic, glottic and subglottic area)。上聲門部上起會厭軟骨與杓會厭皺壁,下至假聲帶。下聲門部由真聲帶下緣算起,往下到環狀軟骨下緣為止。聲門部介於上述兩者之間,圖四顯示喉鏡檢查下所看到的喉部及其細部名稱,所謂的聲門(glottis),指的就是真聲帶之間的空間,而聲帶的長度男性約為15mm,女性約為10mm。

喉部相關肌肉包括喉外肌(extrinsic muscles of larynx,圖五)及喉內肌(intrinsic muscles of larynx圖六)。喉外肌又分為舌骨上及舌骨下肌群(suprahyoid 、infrahyoid muscles),主要作用是調節喉部的位置。喉內肌肉群包括環甲肌、後環杓肌、外環杓肌、橫杓肌、斜杓肌及甲杓肌。其中環甲肌是唯一由上喉神經支配的肌肉,其餘肌肉皆由返喉神經所支配。該肌肉收縮時會將環狀軟骨的前部與甲狀軟骨板拉近,整個環狀軟骨相對於甲狀軟骨向後滑動,因而使聲帶韌帶的張力增加而繃緊。後環杓肌是唯一會使聲門張開的肌肉。經由這些肌肉的精巧配合,人類乃能發出各種聲音。

與發聲關係最密切的聲帶,其結構更為複雜,如圖七所示,它分為上皮層(epithelium)、黏膜下固有層(lamina propria)、肌肉層。黏膜下固有層又分為表淺、中間、深層(superficial、intermediate、deep)三層,中間及深層合組為聲帶韌帶(vocal ligament)。最內層肌肉層為聲帶肌(vocalis muscle),是甲杓肌的一部分。在解釋聲帶黏膜波動的覆膜—主體(cover—body)學說中,上皮層與黏膜下表淺層稱為覆膜(cover),中間及深層黏膜下層稱為轉變層(transition),肌肉層稱為主體(body),這精妙的構造使得氣流通過聲門時,聲帶的黏膜得以產生如海浪般的波動,稱為喉脈衝波(glottal pulse)。

  1. 喉部的主要生理機能

喉部具有四個主要生理機能:(一)呼吸作用(respiration);(二)咳嗽反射以保護下氣道(effective cough reflex);(三)吞嚥作用(swallowing);(四)發聲作用(phonation)。

  1. 呼吸作用:喉部乃是咽與氣管之間的通道,且對氣體交換的調節有一定的作用。聲帶在正常的情況下,會平順的開啟及關閉,呼吸時,聲帶向外移動,使得聲門面積增加,以利於呼吸順暢進行,在喉部發炎,充血腫脹時,聲門面積縮小,容易造成吸氣困難的現象。
  2. 咳嗽反射作用:咳嗽反射是一個重要的保護機轉,當異物誤入時,由喉內肌的作用,使聲門閉合,防止異物進入氣道,並能引發咳嗽將之排出,故咳嗽反射又稱為「肺的看門狗」。此外,呼吸道黏膜屬纖毛上皮,纖毛運動亦有助於分泌物之排出。
  3. 吞嚥作用:喉對吞嚥動作有其重要的地位。當食團通過咽峽之後,喉外肌中的舌骨上肌群 (下頷舌骨肌,二腹肌,甲狀舌骨肌) 將喉拉向前上,緊貼會厭(epiglottis),封閉咽與氣管之間的通路,而喉內的括約肌則關閉喉門和聲門;食團至會厭後則分成二邊,由兩側梨狀隱窩(pyriform sinus)下降,進入食道,而不致於誤入氣道。
  4. 發聲作用;要產生一種聲音,基本上激發體、振動器(vibrator)及共鳴器是必要三要件。所謂的發聲(phonation)指的是藉著喉內結構(正常的情況下主要只靠聲帶)的振動產生聲波的現象。在發聲時,人的肺部就是激發体,當空氣充滿肺部,經由支氣管、氣管,再到喉部。而聲帶就是發聲的振動器,氣道內的空氣經聲帶的振動,形成一種疏密波,之後再經過咽、口腔、鼻腔及鼻竇等共鳴器的作用,而產生音聲(voice)。音聲的頻率、音量大小也需要喉部參與調節。

四、發聲有關的呼吸系統

聲帶在發聲時向內關閉聲門產生阻力,呼吸系統則須負責提供穩定的氣流來拮抗此一阻力,以使聲帶產生振動,才有辦法出聲,這裡所提到的聲帶振動產生音波是針對母音(vowel,或稱元音字母)的產生而言,對子音(consonant,或稱輔音字母)而言,不一定需要聲帶振動,對於爆破音或摩擦音,它們的產生是在聲門開啟的狀態下,由呼吸系統提供足夠的氣流,使口腔口咽等部位能藉由調整而產生這些聲音。簡言之,產生母音或子音都需要呼吸系統提供氣流。

肺部及胸廓(rib cage)都是具有彈性的結構,不論是用力吸氣或呼氣使它們脫離休息狀態(rest position),都會產生一個被動的反彈力量。以正常音量說話時,聲門下壓力約為5到12 公分水柱壓力(cmH2O),如果想要改變音量、頻率、或音質,都會需要改變聲門下壓力,例如激動大聲的說話就需要較大的聲門下壓力,簡言之,在說話時,呼吸系統並非只是單純的提供一個持續穩定的氣流。

事實上就連前面提到的構音的聲道部分也會對聲門阻力產生影響,像我們發爆破音或摩擦音,這些都會迅速地改變聲門阻力,因為要能維持發聲音量的穩定性,呼吸系統就要能迅速地改變,以配合發聲所需。由於聲門下壓力取決於聲門阻力及呼氣力量,兩者的變化都會造成聲門下壓力的改變,如果呼吸氣流不能迅速地改變,就需要靠迅速地改變聲門阻力,以達到所需的聲門下壓力。

五、發聲的生理機轉

發聲,會使得呼出氣流之氣體動力的能量(aerodynamic energy, DC current)被轉換成音響的能量(acoustic energy, AC current)。喉內肌各種不同的組合作用,就可以調整聲帶的張力、長度、形狀、以及彈性,而達到改變音量、頻率及音質的目的。

為了要建立各種不同的基礎頻率(fundamental frequency, F0),聲帶必須要維持特殊程度的張力以及每單位面積的質量(mass per area),如果聲帶的張力增加、每單位面積的質量減少,基礎頻率就會提高。發最低音階時須鬆弛聲帶,長度最大而振動慢,兒童和女性因聲帶較短,振動較快,發音較高;發高音階時須緊張聲帶,降低寬度及厚度,故聲帶較長較厚的男性較難發高音。人類發音的範圍約為二個八度音程(octave),經訓練後可達兩個半音程,少數可達三或三個半音程。

前所提及的覆膜─主體理論能夠解釋聲帶的振動,聲帶的多層結構使其有能力作出非常複雜的振動,在modal register、pulse register(或稱為vocal fry)、或falsetto register,聲帶的振動方式各不相同。在falsetto register,聲帶的覆膜會較為繃緊,所以各層間作用會較像同一層在作用,聲帶緣會變薄,發聲週期中的關閉期會不完整或較短;在pulse register,覆膜會較為鬆弛、主體會相對地較為緊實、關閉期會相對地較長;在modal register,如果聲帶是在較厚較短的情況下,只需要較低的聲門下壓力就可以啟動及維持聲帶的振動,在這種範圍下,改變基礎頻率主要是靠改變聲帶的張力或是它的堅實度。

肌肉的作用常需要一個相對應肌肉的拮抗,以提高音調而言,除了環甲肌的作用外,還需要聲帶肌及甲杓肌的相對作用才能增加聲帶的張力;相反地,若想降低音調,就需要上述肌肉的作用均減弱。當然喉外肌改變喉部的位置也會影響音調調節我們聽到的聲音,例如舌骨上肌肉群將喉部向上提,縮短上聲道,就會使音調提高。

音量大小主要與聲門下壓力及聲帶的振幅有關,當然聲道過濾的功能以及音聲發射出去的情形也會影響音量大小。

音聲的品質與個別結構差異以及個人使用發聲機制的習慣有關。聲帶脈衝波在男聲、女聲、與氣息聲時是不同的,男性的關閉期(closing phase)較快,會使其在音聲頻譜上呈現較豐富的諧和音(harmonics);當關閉期延長時,聲音較不清晰,因為高頻處的諧音和振幅會變小,所以女聲比男聲具有較多的氣息音,這種音聲性質與許多女性在發聲時後聲門區會有小縫細有關,當後聲門區的縫細更大時,會產生更大的氣息聲,而諧和音也會被亂流造成的噪音所取代,尤其在超過5,000 Hz以上的頻率範圍此現象會更顯著。粗糙的聲音(harsh, rough)是因為聲帶振動的頻率變動太大(jitter)或振幅變動太大(shimmer)。

歌唱時呼吸系統的運作與日常說話所需不同,以正常成年男性而言,竭盡所能的吸氣可使肺部氣體總量達到6到7公升,若盡力地將氣體呼出,最後會殘留1.5到2公升的氣體在肺部,這個5公升的差異就稱為肺活量(vital capacity),一般而言,我們並不會將所有的肺活量均用於發聲。歌唱時,在吸氣後,儘量維持胸廓位置不要變動太大,收縮腹部的肌肉並且慢慢放鬆橫隔膜,胸廓位置要略為抬高,但不要過分緊繃或固著不動,才不會干擾聲帶振動的機轉,也不會拮抗呼氣的力量。唱歌時的呼吸是一種動態間的平衡,需要肌肉互相拮抗,不是一種被動不受控制的情況。力量與氣體的空間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如何協調使用的技巧與經驗,呼吸的機轉要具有相當的可變通性(flexibility),才能符合唱歌時對整個呼吸機轉快速變動的需求。

聲帶開始產生振動的方式有三種,分別稱為軟(soft)、硬(hard)、平衡(balanced)起音。硬起音是聲帶會用力的關閉,產生很高的聲門阻力,因此需要很高的聲門下壓力才能誘發發聲,因此在歌唱聲音前會出現聲門的爆破音,容易造成聲帶的傷害;軟起音是聲帶關閉前會有氣流通過,使得聲門不會閉合,常常可以在聲門後區看到未完全關閉的部分,聲音開始時較為柔軟但帶有氣息音;最好的方式是平衡起音,在發聲的瞬間,不會看到上腹部突然地向內移動,聲音清楚的開始,歌唱者假想自己發聲前先發出一個/h/音,但實際上並未真的發出可聽到的/h/音。

聲音結束稱之為釋放(release),如同起音一樣,結束時也希望是個乾淨清楚的結束,聲門會回復到它開啟的位置。所謂的硬釋放,聲帶肌肉會維持一定的張力,使聲帶無法回到深吸氣時的完全開啟狀態,因此延遲呼吸的回復以及有效的再關閉;另外更常見的是軟結束,肌肉的力量慢慢釋放,會延遲聲門開啟的動作,接著減緩了換氣的動作,軟結束常會伴隨著呼吸機制的塌陷、身體姿勢明顯的改變。因此歌唱除了需要訓練聲帶肌肉的可變動性,也需要具有快速而安靜的換氣。

人類的聲帶振動產生了複雜的訊號就是聲門脈衝波,它會有複雜的諧和音,第一個諧和音常常是基礎頻率的兩倍,比基礎頻率高八度,第二個諧和音則是基礎頻率的三倍,依此類推,第三個諧和音則是基礎頻率的四倍。在共振腔頻率一樣的情況下,基礎頻率較低者會有較多個諧和音產生,因此,一個女高音會比一個男低音產生較少的和諧音,這個原理可以解釋兩種不同聲音品質的差異。聲門脈衝波傳入聲道,聲道的長度與形狀決定了共振峰(formant)的頻率,母音具有特殊的共振峰,經由某些頻率被加強某些頻率被減弱,而產生了我們能分辨的一個特殊聲音。男女的聲道構造不同,這會加強諧和音的不同部分,也就是男性較大的聲道會共鳴較低頻率的諧和音,而女性較小的聲道就比較會加強共鳴較高頻率的諧和音。

六、結論

任何病變影響了聲帶黏膜的平整性、黏稠度和柔軟度等因素,或聲帶的運動不正常,或呼吸器官疾病,均可能使發出的音聲沙啞。另外如前所述,人類用於講話的喉部及呼吸系統有著其他許多重要功能,它的控制有一部分是自主的,一部分是不自主可受到控制的。來自咽喉、甚至食道的感覺運動反射(sensori-motor reflex),會將感覺傳回腦部,再經由神經運動調控影響音聲的產生,這是許多疾病或身體狀況會影響發聲的原因,例如慢性的胃酸反溢就會影響喉嚨的神經肌肉功能。

發聲需要神經肌肉系統十分精細的協調工作,就如同其他的一些運動,有些人他們的能力就是超越一般人,但藉由訓練,可使每個人將其能力作最好的發揮。

圖一 說話歌唱所需的四大系統(摘譯自Morrison M, et al.: The management of voice disorders)

圖二 喉部的架構,喉部的骨架連至舌骨,舌骨再藉由肌肉韌帶與頭顱相連(摘譯自Tucker HM: The Larynx)

圖三 喉部的冠狀切面,正常發聲時,只靠真聲帶振動(摘譯自Tucker HM: The Larynx)

圖四 顯示喉鏡檢查下所看到的喉部及其細部名稱(摘譯自Tucker HM: The Larynx)

圖五 喉外肌肉群(摘譯自Tucker HM: The Larynx)

圖六 喉內肌肉群(摘譯自Tucker HM: The Larynx)

圖七 聲帶的冠狀切面顯示其組織學上多層結構(摘譯自Hirano M & Bless DM: Videostroboscopic examination of the larynx)

參考文獻

  1. Tucker HM: The Larynx, 2nd ed., New York, Thieme, 1992.
  2. Hirano M & Bless DM: Videostroboscopic examination of the larynx. San Diego, Singular, 1993.
  3. Isshiki N: Phonosurgery.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1989.
  4. Morrison M, et al.: The management of voice disorders. 1st ed., London, Chapman & Hall, 1994.
  5. Benninger MS, et al.: Vocal arts medicine: the care and prevention of professional voice disorders. New York, Thieme, 1994.
  6. Colton RH, et al.: Understanding voice problems: a physiological perspective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2nd ed., Baltimore, Williams & Wilkins, 1996.
  7. 譚慶鼎等:喉部疾病。耳鼻喉外科進階,財團法人杜詩綿教授學術基金會,1999.

食管发音

2011-02-13 18:41阅读:111原理:食管发音是将空气通过口鼻进入食管,再排出食管,引起食管上段粘膜振动,发出基音,再通过构音器官(舌、齿、唇、腭),共鸣器官(咽腔、口腔、鼻腔)形成语言。
进气方法:
空气进入食管之前,咽食段(指食管的最上端)的上方,即咽腔中的空气压力大致等于外面的大气压力,咽食段有一定的肌肉张力,不允许空气进入。咽食段以下是食管本体,内壁的压力为负压,如果没有咽食段,则口、鼻、咽腔的空气就能畅通无阻的进入食管。因此,能否冲破咽食段这个障碍就成为能否进气的关键。克服咽食段障碍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通过主观意识,辅以收下巴、倒吸气动作,使食管处于负压状态,主动地使咽食段松弛,打开,这种吸入空气的方法即吸气法。另一种是通过提高口腔中的空气压力,进一步减降食管中的压力,使咽食段上、下方形成更大的压力差,以冲破咽食段的紧闭状态的方法即注气法。
吸气法:

食管发音 - lzszlyy - lzszlyy-头颈外科

注气法:

食管发音 - lzszlyy - lzszlyy-头颈外科

进气方法:
1. 吸气法:全身放松,口略张开,将软腭向后上方提起,舌根放低,形成匙状,使口腔、咽部与食管形成一畅通的空气路径,同时作提肩、收腹动作,快速经口、鼻吸气,使空气进入食管。
2. 注气法:闭合口腔,舌尖抵住齿龈,舌面逐渐抬高贴向硬腭,使口腔内压力增高,咽内缩 闭合,迫使空气进入食管。
排气发声:

食管发音 - lzszlyy - lzszlyy-头颈外科

空气进入食管后,食管内为正压,这时胸廓收缩、软腭及舌根复位,此时,食管内气体自下向上排出,冲击食管入口处粘膜,使其振动,发出声音,即打嗝音。
随后进行食管音与口型配合训练,利用元音、辅音、单字、词组、诗词朗读等,要求咬字清晰、准确、从易到难,配合语调的轻重以及表情和动作的协调,使食管语逐步完善。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