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基辛格博士,
尊敬的雅各布·卢主席,
希尔斯名誉主席,
欧伦斯会长:
感谢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为我举行欢迎活动,很高兴同各位董事会成员见面。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成立55年来,为促进中美关系发展发挥了重要积极作用。基辛格博士不顾年迈,为推动中美关系奔波操劳。你曾多次访华,受到习近平主席等中国领导人接见,我有幸多次现场聆听您的真知灼见。卢主席任财长时曾两次赴华主持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当时我都在场,见证了中美对话与合作的丰硕成果。我2013年来美参加交流项目时,还有幸走访希尔斯咨询公司,同希尔斯名誉主席当面交流,你耐心回答了我的提问。2015年,习近平主席对美进行国事访问时,委员会同其他美国友好团体一道在西雅图为习主席举行欢迎晚宴,在中美关系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当时友好热烈的场面至今历历在目。为筹办这场活动,我同欧伦斯会长等美方同事进行了很好的合作。
朋友们,
今年是基辛格博士秘密访华和中美“乒乓外交”50周年。在冷战高峰的历史背景下,中美两国老一辈领导人以非凡的战略智慧、远见和勇气,超越意识形态分歧,重启中美关系大门。
50年来,中美化干戈为玉帛,利益交融日益紧密,人文交流和友好往来不断加深,给两国人民带来巨大福祉。中美关系的发展改变了国际战略格局走向,加速了冷战终结,推动了全球化进程,给亚太地区带来了空前发展机遇,极大促进了世界和平与繁荣。在隔绝对抗的年代,中美只能借助乒乓球这个“小球”推动中美关系这个“大球”,而今天,许许多多“小球”围绕着大球转动。
当前中美关系又走到一个新的历史关口,面临空前复杂严峻的局面。美上届政府采取的极端对华政策,给中美关系造成严重破坏,而这一局面迄未得到改变,甚至还在延续,这与中美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国际社会的普遍愿望背道而驰。有些人否定中美关系50年来的发展成就,试图以战略竞争重新定义中美关系,认为中美接触合作的时代已经终结,必须以竞争对抗取而代之。
——美国有人认为,中国在赌美国输,中国发展的目标就是要挑战和取代美国。这是对中国战略意图的严重误判。
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努力,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我们制订的一切规则、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围绕中国自身发展,致力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地满足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国从来不把自己的命运押宝在别国身上,中国要不断超越的是自己,从来没有把超越美国作为目标,从来没有挑战和取代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
中美利益紧密交融,剪不断、理还乱。美国一直广泛参与了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2020年,中美贸易额达5800多亿美元,美国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是美国国债第二大持有国,中美贸易支撑了美国国内260万个就业岗位。中美是密不可分的利益攸关方,各自的成功对彼此都至关重要。中国没有赌美国输,而是乐见美国凭借自身的力量,而不是靠压制别国或让别国吃药解决美国自身的问题,继续保持繁荣强大,为世界和平稳定做出更多贡献。相信中美都能继续从彼此的发展繁荣中获益。
——美国有人认为,美国要从实力地位出发与中国打交道,可以像战胜前苏联一样赢得对华“新冷战”。这是对历史和中国的严重无知。
中国不是前苏联。前苏联输在自身。苏共封闭僵化、腐败蜕变、脱离人民,沉溺于军备竞赛,热衷于对外侵略扩张,导致国家发展停滞,民生凋敝、民怨载道。美苏彼此隔绝,关系剑拔弩张,两大阵营水火不容。前苏联解体后,十四万人齐卸甲,竟无一人是男儿。前苏联的命运就是国霸必衰的前车之鉴。
今天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不断完善,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民生不断改善,中华民族彻底摆脱了绝对贫困。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9500多万党员时刻牢记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同全体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连续十年对中国民众进行的民调结果显示,中国民众对政府的满意度连续十年都保持在90%以上。
中国同美国和世界紧密融合,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资流入国,是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从来不搞侵略扩张,从来不输出自己的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开放发展、合作发展、共同发展道路,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样的中国是前苏联吗?这样的中国共产党是前苏共吗?
冷战的硝烟仍未散尽,大国冲突的浩劫仍历历在目。把“冷战剧本”生搬硬套到今天的中美关系,把中国当作对手和假想敌,如同堂吉诃德挑战风车一样荒诞和危险。有哪个国家愿意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我从未听到有任何国家明确这样说。相反,更多的国家表达了他们对美国迫使他们在中美间选边站队的无奈或忧虑。希望美国的决策者们认真思考,处处围堵打压中国能得逞吗?究竟符不符合美自身利益?由此给中美关系和世界造成的灾难性后果谁能承担得起?美从实力地位出发同中国打交道,中国人民不吃这一套!
——美国有人认为,中美合作面越来越窄,竞争对抗已经占据主导。这是对中美关系前景的严重误导。
事实是,中美合作的需要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多了,中美不应相互敌对,而更应携手合作。超过7万家美国企业在华投资兴业,获得丰厚回报。根据美中贸委会最新报告,95%的受访美国企业过去一年在中国是盈利的,64%的企业称其中国市场营业收入实现增长。我此次来美前,同不少美国工商界朋友交流,他们告诉我,没有任何国家可以取代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他们看重中国市场,看好中国经济前景,希望继续留在中国,扩大对华投资,明确反对美对华“贸易战”、搞“脱钩”、“断供”。他们最担心的就是中美关系持续恶化给美国企业带来的不确定性。
上世纪60年代初,中苏关系恶化,苏联从中国撤走所有专家和援助,当时中国很困难,正处于严重的旱灾,粮食极为短缺,中国人连饭都吃不饱,但我们咬紧牙关、自力更生,几年时间内把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搞起来了,把重大科技项目搞上去了。1964年,中国主要机器设备的自给率已近90%以上。1965年,石油可以全部满足当时经济的需要。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诞生。所以,对华搞“断供”的日子中国经受过,但我们都挺过来了。今天美国不惜动用国家机器打压华为,其结果用很多中国人的话说,华为不会倒,还会产生出更多的中国华为。中国残疾人运动员在正在举行的东京残奥会上奖牌遥遥领先,这是因为中华民族经历历史沧桑,最懂得自强不息。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各国利益紧密交融,成为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单打独斗、独善其身,都不可能靠损害别人来实现本国优先。特别是,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国际恐怖主义活动依然活跃,气候变化向人类发出“红色警报”,各种地区热点问题层出不穷。在这些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上,中美作为两个大国,协调合作的必要性、紧迫性更加突出,这也是国际社会的普遍期盼。
朋友们,
处在中美关系何去何从的关键关口,我们既不能错失历史机遇,更不能犯历史性错误,而是应正视现实、认清大势、回归理性,本着对历史、对两国人民、对世界负责的态度,把握中美关系的正确发展方向。中美之间决不应走向误解误判和冲突对抗,必须寻求不同政治制度、不同文化、不同发展阶段的两个大国相互尊重、和平共处之道。
——双方要明确底线、相互尊重。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不久前在天津向舍曼常务副国务卿提出了中方的“三条底线”:一是不得挑战、诋毁甚至试图颠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二是不得试图阻挠甚至打断中国的发展进程;三是不得侵犯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三条底线”都事关中国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中国人民的民族尊严,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中方还提出了要求美方纠正对华错误言行及有关个案等“两份清单”。“清单”是症状,“底线”是症结。希望美方特别要在涉台、涉港、涉疆、涉藏、南海等问题上谨言慎行,尊重中国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停止干涉中国内政,不要触碰和挑战中方的红线。
中华文明有一条重要历史规律,就是什么时候能够保持统一、稳定和民族团结,就会迎来繁荣发展。而一旦陷入战乱、动荡和分裂,就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所以中国人民像珍视生命一样珍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没有任何妥协、退让余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果有人支持纵容“台独”,14亿中国人民绝不答应。如果有人想让任何一个州从美国独立出来,美国人民会不会答应?将心比心,希望美方切实尊重中方核心利益,慎重处理有关问题。这是中美不冲突不对抗、发展建设性关系的根本前提。
——双方要保持对话、管控分歧。双方应落实习近平主席和拜登总统除夕通话的精神,加强沟通交流,增进相互信任。我们愿同美方加强外交、经济、金融、执法、军队等部门之间的交流对话,重建有关对话机制,准确了解彼此的政策意图,以建设性的方式妥善管控和处理矛盾分歧,努力防止误解误判转变为冲突和对抗,尽快为两国关系止损,稳住中美关系大局。当然,预防危机的最好办法就是从根本上找到症结,不要旧伤不愈,又添新愁。
——双方要排除干扰、聚焦合作。无论在双边层面,还是在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上,中美双方都可以从点滴做起,从易到难,积少成多,寻求改善关系的切入点及合作面。同时,双方要共同努力扫清合作障碍。希望美方认识到新冠肺炎病毒才是美国的敌人,在病毒溯源问题上尊重科学,停止搞政治操弄。美本届国会开幕刚半年多,就提出了260多项涉华消极议案。“2021年美国创新和竞争法案”、“老鹰法案”等法案,有许多内容都是基于对中国真实情况的不了解、误解和虚假信息以及对中美共同利益的低估。如果成法,将严重绑架中美关系,也势必严重损害美自身利益。
朋友们,
中美关系的改善和发展道阻且长。新时期维护和促进中美关系的历史责任已经落在我们的肩头。我此次出任中国驻美大使,将加强同美各界沟通对话,当好中美间的桥梁和纽带,增进相互了解,努力推动构建更加理性、稳定可控、建设性的中美关系。我期待同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一道,为此而努力。
谢谢大家。
(文章来源:中国驻美国大使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