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熙来在市委市府召开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座谈会说,大家从不同角度,谈了参加社会实践的体会,发言有朝气,有见地,讲的都是真情实感,听了深有感触。杨帆老师把工资捐出来,照顾患病的同学,而且甘当学生的“110”、“119”,很生动;傅红老师遇到了又直率、又调皮的学生,耐心疏导,温情感化,使学生懂得了做人做事的道理;张北坪同志阐述了思想 教育与包容引导的关系,这很重要。如何在思想上、方向上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对国家、对学生本人都是大事,要十分重视,并善于工作。
薄熙来说,党中央、国务院对青年教育高度重视,并寄予厚望。多年来,市委、市府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高校基础设施有很大改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办学质量明显提高,成绩令人鼓舞。教育部门想了很多办法,积极推动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使同学们学到了校园里学不到的东西。
我们共产党人办大学,就是要培养学生有高尚、正义的追求,有为人民服务和报效国家的情怀
薄熙来说,大学时代是一个人最富想象力和可塑性的阶段。这一时期世界观正在形成,未来有什么样的品格、素质和视野,在很大程度上要看大学时期所受的教育。这个阶段所学的知识,培养的道德和情操,可以让人受益终身。我们共产党人办大学,就是要培养学生有高尚、正义的追求,有为人民服务和报效国家的情怀。
薄熙来说,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高歌猛进,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要做的事还很多,未来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关键看青年一代的素质,这就看教育的水平了。重庆正在步入科学、快速的发展轨道,但能否持续,有没有后劲,关键靠教育,靠健康成长的下一代。老话讲:“教不严,师之惰”,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接班人,咱们的老师、辅导员责无旁贷。如果我们的学校培养出一些不学无术的人,在工作岗位上又热衷于“关系学”,或只顾个人,埋头发财,那就麻烦了,再辉煌的成果也会得而复失。广大教师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一定要努力培养更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而且身体强壮的新人,这样才能一茬儿、一茬儿接着干,让我们的事业越来越红火。
青年要在社会上做些有价值的事,就要在精力最旺盛、记忆力最好的大学时期,多读经典
薄熙来说,人生在世,转眼就到退休。青年人要在有限的时间中多读些经典,从中汲取营养,以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如果只是习惯性地上网、看电视,不加选择地去看书报杂志,虽然也能接受不少信息,其价值含量是有限的,而一般信息是不能代替经典的。
薄熙来说,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做些事,一定要抓住记忆力最好、理解力最强、精力最旺盛的青年时期,多读经典,广泛汲取人类思想文化的精华。毛主席青年时代在长沙,常常在湘江之滨,橘子洲头,岳麓山上,“独立寒秋”,静心思考中国革命的大事;同时又废寝忘食,博览古今中外典籍,为日后的工作打下了深厚的理论功底。在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他在延安也静下心来,就着窑洞的灯火写出《矛盾论》、《实践论》等哲学名篇,堪称读经典、写经典、用经典的典范。
薄熙来说,读经典一定要选好书。中华文明灿烂辉煌,四大名著、唐诗宋词等,精彩纷呈,引人入胜。马恩著作,博大精深,科学地阐述了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我国领袖的文选,也是深入浅出,从思想到语言都十分精彩。这些书要好好读,反复读,有些段落还要背下来,随时可用,受益无穷。一些人提倡包容性、多样化,但再包容、再多样,也不能没了“主心骨”,迷失了方向。一定要努力学习和吸收先进的思想和文化,主干挺拔才能根深叶茂。
资本主义少部分人坐享其成,大部分人勉强度日,最终将导致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危机
薄熙来说,提到思想政治教育,有的同学感觉没啥意思,是“说教”,这是当前的一大问题。中国未来向何处去,能不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关键看我们年轻一代的世界观,看思想政治教育能否为他们确立正确的、高尚的理想信念。
薄熙来说,从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看,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资本主义有个不可克服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现在一些西方国家,尽管外表光鲜,实则危机四伏,贫富差距已经很大。资本主义少部分人坐享其成,大把大把捞钱;大部分人却苦挣苦熬,勉强度日,难道人类总能容忍这样显而易见的不公吗?!这种基本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中的贫富差距会越拉越大,并不可能靠自我完善加以修补,从而实现长治久安,最终将导致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危机。
中国应该对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现在就是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走通,走成功
薄熙来说,纵观历史,横看世界,静下心来想一想,只有社会主义能够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和拥护,因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要求共同富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把一个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建设成一个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的发展更是跃马扬鞭,经济总量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说明共产党是有本领的,中国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这也最直观地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是说教,而是有效的社会实践,是使中华民族强大起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正确道路。毛主席曾讲,中国应该对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现在就是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走通,走成功。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几代领导人都鲜明地提出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前不久,市委三届九次全会提出“共富12条”,就是为了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这些措施条条实打实,沉甸甸,我们一定要埋头苦干,将其全部落到实处。如果我们在共同富裕问题上,能够真正把基尼系数降下来,把区域差别缩小,那咱重庆就是对全国发展的大局做出了有益的尝试。我们搞改革开放,诚意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但我们的目标是要实现共同富裕,而不是两极分化。那种社会从历史、从宏观来讲,走到一定程度都是撑不下去的。只有社会主义始终追求共同富裕,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让全民的生活得到有效的改善,因此有后劲,未来不可限量。
当年我们的革命先烈,为了追求真理舍生忘死,今天我们也应拿出追求真理的勇气,直面矛盾的胆识
薄熙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植根于灿烂辉煌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不论在文化上,还是思维理念上,都可提炼出地久天长的精华, 比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再比如“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话感人至深,影响古今,魅力无穷。继承这些思想文化,我们就有力量和智慧。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传统文化中也有些负面的东西,比如“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而我们共产党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为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能力,既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又善于创新,敢想敢干,敢作敢为。
薄熙来说,这些年,市委、市府提出了一些新的工作,受到社会关注,但也有些议论。比如“打黑”、“唱红”,又如“共富12条”,总有些说三道四的。我的想法是,只要于民有利,我们就要旗帜鲜明,敢于坚持,敢于碰硬,认准的就干,而且要努力干好。现在有些干部,倾向于回避矛盾,还喜欢说“和气是福”,主张“少招事”。大家想一想,我们的革命先烈为了追求真理,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舍生忘死,今天我们也要为人民拿出追求真理的勇气,直面矛盾的胆识。希望我们高校的老师、同学坚定不移跟党走,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与全市人民一道,迎接挑战,努力拼搏,把我们钟爱的重庆建设好。
重庆的发展实践,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大量新鲜、生动的教材
薄熙来说,重庆是一个富于改革创新精神的城市。直辖以来,历届市委、市府艰苦创业,为重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些年,我们在抓“唱红打黑”、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经济建设也没有停步,取得了新的进步:GDP增速连续3年保持15%以上,去年达到17%;财政收入去年增加49%;利用外资由2007年10亿美 元升至去年的60亿,今年可达80亿;对外投资还实现了50亿美元。我看重庆人很能干,且还有潜力!现在我们改善民生、拉动内需,走民生导向的发展之路;政府正不断探索,在全国率先启动公租房建设、户籍制度改革。内陆开放高地和两江新区的建设也已全面展开。这些实践都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大量新鲜、生动的教材。我们期望高校的师生能充分了解重庆的变化,并努力融入这个令人心动的发展洪流中去。(重庆日报)